一、醫學系臨床醫學碩士班設立緣由
馬偕醫學系(以下簡稱本系)一向秉持「延續馬偕精神,培養明日良醫」的教育目的,培育了眾多優秀醫師,深獲醫界與社會肯定。然而,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未來的醫師將面臨更多挑戰,必須具備掌握最新醫學知識與技術的能力,並在多元、複雜的醫療環境中,展現卓越與創新。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醫療領域對於老化醫學、再生醫學、精準醫學、心血管疾病與預防醫學、慢性病治療、免疫與癌症醫學、神經與精神醫學等課題的關注日益增加,強調了本系培育上述領域臨床人才的重要性。為配合本系的「醫師科學家學分學程」及畢業後「間隔年(gap year)」的教育理念,提供有潛力的醫學生進一步進修的管道,設立高階臨床醫學教育課程並培育上述領域的臨床專業醫師,已是當務之急,以回應社會需求及因應未來醫療環境的變化。
因此,本系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三月向教育部申請成立「醫學系臨床醫學碩士班」,並於同年七月獲准設立,預計於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八月迎接首屆碩士班學生。未來,本系將持續成長茁壯,並爭取設立「醫學系臨床醫學博士班」,進一步培育碩博士級的臨床醫師,落實「培養明日良醫」的教育使命。
二、醫學系臨床醫學碩士班設立宗旨
1、建構全面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體系:
提升師資的教學與研究能力,鼓勵基礎與臨床教師依專業組成研究團隊,發展更深入的教學課程與研究主題。本系將與馬偕醫院各臨床科部緊密合作,利用醫院端的資源,協助臨床醫師與醫療人員共同建立疾病研究模型,推動基礎與臨床研究的發展,並共享研究成果與榮譽。
2、結合校務規劃,發展重點領域:
本校的重點發展領域為「老化醫學、再生醫學、精準醫學」。本系臨床醫學碩士班將配合此方向,並積極推動其他領域如心血管與預防醫學、免疫與癌症醫學、神經與精神醫學等,進一步延伸至藥物研究、介入治療、幹細胞、基因與細胞治療研究,以及大腦與行為心理研究等應用性醫學領域。
3、培育具備獨立研究能力的臨床醫師:
培養臨床醫師具備基礎實驗操作、深度文獻評析、數位學習與大數據分析的能力,培育具有創新思維、能獨立設計研究計畫並擁有國際競爭力的醫學人才。
三、醫學系臨床醫學碩士班教育目標
本碩士班旨在培養具備下列核心能力之臨床醫學專業人才:
1. 臨床問題導向的研究能力
Competence in Clinical Problem-Oriented Research
培養能從臨床實務中發掘研究問題,並具備提出假設、設計與執行研究的能力。
2. 生醫資訊與大數據應用的能力
Competence in Biomedical Informatics and Big Data Application
培養具備應用生醫資訊、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於臨床研究的能力
3. 轉譯醫學與創新實踐的能力
Competence in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培養將基礎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臨床應用與實踐的能力。
4. 發表醫學研究成果的能力
Competence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ation
培養撰寫並發表臨床研究成果,拓展醫學知識的能力。
|